文.張文杰
2016 年 5 月 13 日台電公司舉辦「知輻惜福-福島真相」論壇,是為讓國人了解日本福島核災的影響,邀請了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放射線科中川惠一醫師,以及國內兩位核子醫學專家—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劉仁賢教授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核醫部黃文盛主任,共同探討福島事故輻射影響的真相,並思考輻射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期能傳達日本福島真實現況,消除社會大眾的疑慮。當天有許多關於日本福島核災的第一手消息與日本放射線醫學的資料,筆者在此與大家分享。
前言
東京大學醫學部的中川惠一醫師是放射線科的專家,在這領域的研究已經超過 30年,目前他的團隊一共近 20 人,包含了放射線醫師、技師、醫學物理師、心理治療師等。中川醫師本來跟核能發電完全沒有關係、也不熟,是在福島核災後才接觸到這方面的相關議題。
日本福島核災已發生 5 年,現在仍有近10萬名的福島縣民沒有回到原來的居所,福島縣的飯館村至今大部分區域仍是「限制居住區」,也就是村民白天可以回來,但不能過夜。而中川醫師每個月會去飯館村一次,了解飯館村民健康狀況並與村民們對談。
※ 補充說明:1.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採用曝露的劑量為每年不超過1毫西弗,假設全部食品中10%為污染區域。
2.臺灣原先是參考美國在車諾比核災後的食品標準設為370Bq/kg,但是美國在1988年修改到1200 Bq/kg,台灣卻沒跟進;福島核災發生後曾經想把一般食品比照歐盟標準設為600 Bq/kg,但因反核人士反對而作罷;最新進度是在2016年初把標準改成跟發生核災的日本一 致。
中川醫師:我只吃福島的米
經過研究後發現,飯館村民的輻射曝露劑量非常低,特別是體內曝露劑量幾乎是等於零。這是因為在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採取了極度嚴格的食品管制標準,福島產的米和牛肉實施全量輻射檢查,食品中放射性銫濃度的管制值也改為全世界最嚴格的標準,如表 1 與圖 1;另外在農產品與畜牧業的除汙方面也花了很大的努力,如下頁圖 2 [1]。
福島縣產的稻米從 2012 年開始,實施世界首例的全袋檢查,每年對 1,000 萬袋以上的稻米實施檢查,超過標準值的數量在 2012 年有 71 件、2013 年有 28 件、 2014 年有 2 件,但都沒有進入市場流通,在 2014 年超標 2 袋米是自家用米,商用米全部通過檢測。
所以中川醫師說「我只吃福島的米」,因為其他地方的檢查都沒有福島縣這麼嚴格。歐美的最新管制情況是,歐盟在今年 1月放寬了福島縣的進口限制,變成所有的日本食品皆可進口到歐盟,也大幅縮小了需要出示輻射檢查證明書的地區及品目,如下頁圖 3;美國方面,只有牛奶和牛奶製品要出示第三方實驗室的分析報告,其他全以日本自己的出口管制措施為藍本,美國並未自行新增管制,如 14 頁圖 4,因為日本的管制措施已經極為嚴格[1] [2]。
圖 1. 日本食品放射性含量推導過程(資料來源:輻防協會) |
福島縣民體內曝露的劑量幾乎是零!
根據中川醫師提供的福島縣縣民健康管理調查資料顯示,福島縣民所受到的體內曝露的劑量幾乎是零,原因就是上述所說的實施了極為嚴格的食品限制。
另外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國際綜合性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在 2015 年 2月也發表了一篇日本福島食物的放射性相關報導[3],大意是說:除了蘑菇和野豬,現在福島食品的放射性已經恢復到事故前的水平;因為蘑菇較會吸收放射性物質,而野豬會去挖蘑菇來吃;在車諾比核災後,也觀察到蘑菇和野豬體內輻射劑量偏高的現象。
最後報導的結論寫到一位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環境科學家,在 2014 年夏天跑去日本福島當地住了 6 周,期間只吃當地特產和飲用當地的自來水,並盡量從食物中累積最大限度的放射性元素量,6 周後經過掃描「沒有任何人造放射性被檢出」。另一位倫敦帝國學院的分子病理學家也說,因為日本處理食品放射性的危機很出色,所以這位環境科學家的經歷是預料中事,「跟他吃下當地食物相比,他坐飛機去日本所受到的輻射還比較多。」
圖 2. 農產品與畜牧業的除汙對策(資料來源:福島縣政府) |
福島縣民體外曝露的劑量在 3 毫西弗以內
根據中川醫師提供的福島縣縣民健康管理調查資料顯示,從 2011 至 2013 年年底為止,共調查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遭的 46 萬縣民,來自福島核災的體外曝露累積的劑量在3毫西弗以內的比例占99.3%,其餘0.7%也大都在 15 毫西弗以內。
中川醫師更進一步指出,因為歐洲有許多地區的地質含有氡氣,所以許多國家天然輻射年曝露的劑量超過 3 毫西弗,如 15 頁圖5,但沒有任何研究或數據顯示北歐各國居民的罹癌率比較高。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報告顯示,短時間或長時間累積到 100 毫西弗以下的劑量,在醫學上都不具有臨床意義,因為在統計上看不到顯著性。
圖 3. 歐盟的食品進口限制 |
日本醫療輻射曝露的劑量是世界第一
因為日本的全民健保便宜,所以日本人平均一年到醫院看診的次數是 13.4 次,這數字是美國的 3 倍多。日本人照射電腦斷層(CT)掃描的次數是世界第一,跟全世界的照射總次數相比,日本就占了全世界的1/3,所以日本的醫療輻射曝露的劑量也是世界第一;日本每年的醫療輻射曝露劑量是3.9 毫西弗,比福島縣民自核災 3 年來累積曝露的劑量還多!
廣島市民的平均壽命是日本最高
此時中川醫師在演講時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要大家猜猜日本哪一個縣市居民的平均壽命最高?結果居然是曾遭受原爆的廣島市。中川醫師說就是因為原爆者每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健檢,反而有助於壽命延長,所以一度成為日本平均壽命最高的縣市。
中川醫師強調,不論是來自天然、醫療或福島核災的低輻射劑量都不會增加罹癌率,大家不必聽到輻射就感到害怕。
圖 4. 美國的食品進口限制 |
福島的甲狀腺癌患者並未因核災而增加
核災所釋放出的碘131會導致甲狀腺癌,兒童的甲狀腺癌也是車諾比事故中唯一確定的健康影響。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報告,有 5%的學齡前兒童遭受到 5,000 毫西弗的甲狀腺曝露量,統計有約 6,800 兒童罹患甲狀腺癌,其中有 15 位死亡。所以福島核災後的甲狀腺癌情況一向是民眾與醫學界所關注的重點。
福島核災後檢測了數千名未滿 15 歲的兒童,99%所接受的劑量都沒超過 30 毫西弗,最高一位的劑量不超過 70 毫西弗,從接受到的輻射劑量可推測這些兒童未來不會因此得到甲狀腺癌,這跟車諾比的結果可謂天差地遠,這也要歸功於福島核災後極嚴格的食品管制。
另外,福島縣政府與福島醫學大學以18 歲以下約 37 萬人為對象,進行縣民「甲狀腺檢查」的健康調查,將以前發現的甲狀腺癌細胞的基因變異加以解析,其結果與車諾比核災有明顯的不同,如表 2。詳細觀察甲狀腺癌細胞,也發現是在福島核災之前就已經產生的,並非在核災後發生。最後福島醫大與長崎大學的研究小組依據此次結果,表示「難以認為是福島核災之影響」的見解。
韓國的甲狀腺悲劇不可在福島重現
韓國的健保加入甲狀腺癌檢查後,韓國女性的甲狀腺癌患者比例就不斷快速地上升,已經成為韓國女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乳癌的發生數高出近 2倍。
甲狀腺癌發生人數第一名,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很罕見的事情,因為癌症健檢的重點不是在「是否罹癌」,而是「會不會因罹癌有不良的影響」;也就是說癌症健檢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癌症的致死率,不是為了找出並無生命危險或不良影響的細微癌症並治療。
幾乎所有 60 歲以上的人都會得到輕微的甲狀腺癌,所以只要對甲狀腺做詳細的檢查,幾乎都會發現有結節、腫囊或癌細胞,但是實際上幾乎都沒有生命危險或不良影響,也就沒有接受治療的必要。
因為對韓國醫界來說,切除甲狀腺手術的風險極小,但是可領到健保補助,所以韓國女性在癌症健檢時大都會檢查甲狀腺,發現有甲狀腺癌就接受不必要的甲狀腺切除手術。韓國切除甲狀腺手術一度風行到光是排隊等候就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造成醫療上的巨大浪費。而且一旦切除甲狀腺,人體就無法再製造甲狀腺荷爾蒙,接下來的歲月都得服用荷爾蒙。這現象嚴重到韓國在幾年前決定把甲狀腺癌從健保中剔除,才結束這場「悲劇」。
日本福島現在進行極為精細且大規模的甲狀腺癌檢查,所以一定會發現比以前高出許多的案例,但是不代表這些案例需要接受治療或手術,必須要聽從醫師專家的說明與建議,韓國的甲狀腺悲劇絕不可在福島重現。
圖 5. 日本與歐洲各國的天然輻射曝露的劑量(資料來源:世界核能協會) |
圖 6. 東日本大震災受災 3 縣,因震災死亡與直接死亡人數比較(資料來源:日本朝日新聞, 2014年3月7日) |
圖 8. 輻射曝露劑量與不良生活習慣致癌率的比較(資料來源: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癌症中心) |
圖 7. 糖尿病患者跟無糖尿病者相比的罹癌率 |
跟輻射無關的疾病和癌症更需要注意
由日本朝日新聞調查得知,東日本大震災後,雖無人因輻射而死,但是因為肉體、精神性疲勞而死亡或自殺的「因震災死亡」,在岩手、宮城、福島受災 3 縣達2,973 人,海嘯、地震引起的「直接死亡」達 15,817 人,如下頁圖 6。
其中避難者超過 13 萬人的福島縣「因震災死亡」人數最多,達 1,660 人,比海嘯、地震引起「直接死亡」的 1,607 人還多,兩者比例也遠大於宮城和岩手縣。這件事顯示不該只注目在輻射對人體的影響,避難者的心理與生理健康狀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中川醫師以飯館村民約 1,000 名為對象做健康檢查,發現由於避難生活習慣的惡化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肝功能障礙、脂質代謝異常等有明顯的增加。根據日本糖尿病學會和日本癌學會的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罹癌率為一般人的 1.2 倍,如圖 7。預防糖尿病和癌症最重要的是飲食均衡、多運動、戒菸與少喝酒,也就是日本福島核災的避難者「為了逃避輻射引起的癌症而避難,反而增加其他癌症的罹患率。」
另外,根據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癌症中心的資料,如圖 8,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罹癌率增加,其風險跟輻射曝露的劑量相比等於接受到 100-2,000 毫西弗的輻射劑量,但是福島縣民並沒有人接受到這麼高的劑量,因此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有必要與其他疾病和癌症相比較後,再做出該如何撤離的決定。
結論:因「恐懼」輻射造成的影響比輻射本身的影響還大
參與這次論壇的劉仁賢教授表示,人們因輻射難以捉摸的特性以及對輻射傷害與安全度的無知或一知半解,而產生對輻射莫名的恐懼。
大多數人怕鬼,但也大多沒見過鬼,各種對鬼的描述、人鬼之間愛恨情仇的傳說,造成人們心理的恐懼,懼怕鬼與排斥鬼的心態因應而生;人們對輻射的懼怕與排斥也是類似的道理。
劉教授從事輻射醫療也跟中川醫師一樣超過 30 年,對於輻射安全以及醫療的立場完全基於科學證據,很遺憾見到台灣社會大眾談到輻射就像見到鬼一樣,專家意見被置於一旁,我們應該多學習中川醫師將輻射知識簡化並教育給社會大眾的精神。
最後中川醫師再次強調,避難者因福島核災所接受的「額外」輻射劑量只有 3 毫西弗,低於許多國家的天然輻射年劑量,也低於日本醫療輻射年劑量,所以不可能會增加罹癌率,也不用因此感到恐懼。
但是長達 5 年的避難生活與風評被害使得生活習慣惡化,導致糖尿病、憂鬱病等疾病增加,可謂是因「恐懼」輻射造成的影響比輻射本身的影響還大,所以必須加強社會大眾對於輻射的正確觀念與安全認知。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研究助理)
參考資料:
[1] 日本食品的安全性 - 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https://www.koryu.or.jp/taipei-tw/ez3_contents.nsf/Top/1B652D089EFACF8 C49257F870025A56F?OpenDocument
[2] 311 日本核事故五週年:你敢吃來自福島的食品嗎? - 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 com/article/20160311-international-japanfood/
[3] Fukushima data show rise and fall in food radioactivity – NATURE http://www.nature.com/news/fukushima-data-show-rise-and-fall-in-food-radioactivity-1.17016?WT.mc_id=TWT_ NatureNews
[4]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 國立癌症中心http://www.ncc.go.jp/jp/shinsai/pdf/20110622_slide_03.pdf
本文出自核能簡訊 161 期 201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