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攝影/商訊文化採訪攝影團隊
協助/核能發電處、核能安全處、第一核能發電廠、第二核能發電廠、第三核能發電廠審查/台電月刊編輯小組
孫老總高瞻遠矚 臺灣核能發電起飛
電力是工業之母,早在民國43年,國家還在風雨飄搖中,時任台電總工程師的孫運璿先生考量臺灣自產能源極度缺乏,為確保能源供應,比較各項能源的優缺點後,在中國工程師學會演講「利用原子能發電的展望」,倡議我國應推動核能發電。到了民國46年,美國賓州第一座核能電廠商轉,台電後於民國53年4月,將核能列入長期電源開發計畫,民國58年於北部金山地區興建我國第一座核能發電廠。當時政府將第一核能發電廠列入十大建設計畫優先興建工程;第二、第三核能發電廠為核能發電的延伸計畫,後續列入十二大建設計畫,由此展開我國的核能新時代。
維持供電穩定 平衡南北電力
核一、核二廠皆位於臺灣北部,核一廠地處新北市石門區,因距離新北市金山區較近,國際上稱為「金山發電廠」,使用兩部美國奇異公司承造的「沸水式反應爐第4 型」,建造費用為新臺幣295億元,分別在民國67年12月與民國68年7月正式商業運轉,兩機組的輸出功率皆為63.6萬瓩。核二廠則位於新北市萬里區國聖埔,又稱為「國聖發電廠」,使用當時最進步的「沸水式反應爐」,1 號機於民國70年12月28日啟動運轉,2號機則在民國72年3月16日加入發電的行列,兩部發電機組裝置容量皆為98.5萬瓩,建造費用為新臺幣630億元。
民國 59 年先總統蔣中正與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視察核一廠工地。 |
民國62年,根據能源政策及當時電力負載成長趨勢的預測,為平衡南北電力建設佈局與減少電力輸送,台電開始進行核三廠興建計畫,藉以減低臺灣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並確保長期電源之穩定供應。
核三廠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因鄰近馬鞍山,又稱為「馬鞍山發電廠」,核三廠1 號機在民國73年7月商業運轉,2號機於民國73年2月裝填燃料,民國74年5月商業運轉。核三廠使用兩部美國西屋公司承造的「輕水型壓水式反應爐」,裝置容量皆為95.1萬瓩。當時核三廠兩部機滿載約可供應全臺尖峰用電20%,而後臺灣用電量快速增加,核三廠供電比例才逐年降低。
考量北部供電的充裕性,以及減少南電北送的情況,核三廠順利運轉之後,龍門發電廠也規劃興建加入供電行列。龍門電廠位於新北市貢寮區,因所在地名「龍門」而得名,共興建兩部發電量各135萬瓩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為美國奇異公司製造的第三代核反應爐,建造費用超過新臺幣2,800億元。龍門電廠於民國88 年3 月開始興建,1 號機於民國103年完成試運轉測試,同年4月24日,政府宣布封存,安檢後不放置燃料棒運轉,因此,龍門電廠於民國104年起開始封存,民國106年轉為資產維護管理,期使未來資產處理能達最大效益。
施工要求極致 過程歷盡艱辛
「核電廠興建的每一個環節都是要求極致、歷盡艱辛。」核一廠廠長蔡正益說,過去核一廠在興建聯合結構廠房褥式基礎工程時,混凝土澆置數量龐大,共分九個區塊先後施灌,每一區塊約有1,100立方公尺,須連續不停澆置十多小時才能完成,如果機具故障,工作不順利,更要澆置20小時以上,常常分為日夜兩班連續工作,絕對不允許發生冷接縫情況,對工法細緻縝密的標準,近乎苛求。
時間拉回到民國62年,核一廠前廠長陳台裕回憶,當時還是年輕小夥子的他被派駐核一廠,廠房的聯外道路是石子路,天氣好時塵土飛揚,雨天時到處泥濘,環境條件非常惡劣。早期臺灣少見大型運輸公司,缺乏運送大型設備的載重機具,台電特別購買一輛工程用的大型履帶車,但履帶車行走速度極為緩慢,一小時僅能行進不到2公里,在進行第一座反應爐運送工作時,從核一廠到中角灣的途中有幾座橋樑,台電也補強了沿途的路基強度,重達450公噸的反應爐想完成短短9公里的路途,卻足足花了2個晚上才「走」到核一廠。
重件運送方面,核電廠的重要設備往往重達三、四百公噸,運送人力及機具十分艱鉅。核二廠廠長林志鴻表示,現在的出水口在建廠時期是臨時碼頭,許多重件設備由此搶灘上岸。其中,反應爐壓力槽由特製輪船運抵臨時碼頭,其餘大部分重件由大型貨輪運抵基隆港,再由平底船接駁至臨時碼頭,待海水漲潮時靠岸,大批起重人員一擁而上,有的鋪枕木,有的放滾動鋼管,有的拉鋼索,待一切準備就緒,起重領班的哨子一吹響,設備就緩緩移動起來,反應爐壓力槽是用雙拼重型履帶搬運車一前一後的扛運進廠,而主發電機的定子(Stator)、轉子(Rotor)及其餘大部分重件,是自岸邊一路鋪枕木,以滾動方式拉進廠房,工程之浩大令人難以想像。
除了地理環境的考驗,在生活方面也一樣艱辛,核三廠廠長江明昆說,在核三廠興建之初,所在地距離屏東縣恆春鎮和墾丁里都很偏遠,店家少、採買食物十分困難,交通也不便,員工如果家在北部,可能一個月才能回家一趟,尤其是熱戀中和新婚的員工,單身在此,更是飽受相思之苦,但為了核三廠的興建,台電員工仍團結一心,牙一咬,度過了這段草創期。
龍門廠的興建也是飽經折磨,興建期間反核意識興起,民國100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因海嘯發生嚴重災變後,國內反對核能發電的浪潮更為高漲,龍門廠的興建歷經民國89年的停工、90年復工,至103年完工未啟用即封存。核能發電處副處長許永輝表示,龍門團隊一同經歷了建廠、測試、到封存的艱辛歲月,每一步都凝聚了向心力,在每一次的挑戰中又增進了能力,這是歷史上不可抹滅的成就。
兩次石油危機 愈顯核能發電的重要
臺灣為淺碟型經濟體,高度仰賴煤、石油、天然氣等進口能源,發電成本往往隨著國際價格波動,為增加能源多樣性,減少對進口能源的倚賴,臺灣自民國61 年開始興建核能發電廠,帶來經濟上的重大助益。
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於民國62年10月,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戰勝後,阿拉伯國家組成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友好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展開石油禁運及暫停出口,造成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3美元,飆漲到近12美元,也造成當時以燃油為主力的火力發電成本遽增。
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於民國68年,伊朗石油停止出口,石油價格更從每桶13美元猛升至34美元。民國69年9月22日,石油輸出大國伊拉克和伊朗爆發「兩伊戰爭」,導致兩國的石油出口量大減,一度完全停止,全球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降到100萬桶以下,當時國際油價暴漲到每桶42美元。
隨著化石能源價格飆漲,核電成為低價電力供給主力,更帶領臺灣度過兩次石油危機。
貢獻經濟及民生 核能發電立下功勞
核能發電處處長簡福添說,核一、核二廠陸續興建,到民國74年核三廠建設完成加入併聯發電,當時核能可提供約275億度電力,占當年全國總電力供應的52%,成為臺灣經濟起飛最堅強的後盾。
台電統計,至民國105年底,我國所有核能機組累積發電達1.2兆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10億噸,相當於減少了臺灣地區一整年的碳排放量,也相當於4個臺灣種滿樹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對減緩地球暖化及環境保護極具貢獻。
「台電的核能運轉維護技術優良,營運績效名列世界前茅。」簡福添說,以民國103年為例,3座核電廠共6部核能機組不但全年無跳機,共產出408億度電力,機組容量因數也達到93.75%,即核電廠各發電機組除了停機大修之外,其餘時間皆安全運轉,為臺灣提供優質且穩定的基載電力。
從民國60年代興建核電廠至今,近40年來,讓我國進入經濟快速發展的輝煌年代,如今國家經濟繼續成長,社會更加繁榮富足,各大都會的捷運、高鐵、輕軌等耗電建設持續推動,為了滿足民生與國家產業發展的需求,未來用電量必然成長,如何提前做好發電規劃,是台電刻不容緩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本文出自台電月刊第655期2017年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