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車諾比核災30週年的面貌 台灣青年第一手現場傳真

 文•編輯室

2015 年 9 月,團隊第二次走入車諾比核電廠控制室


         「2015 年 5 月,蔣雅郁、陳怡君、蕭煒馨、黃可秀 4 人第一次出發前往車諾比,因為整團只有 4 個女孩,讓當地導遊嘖嘖稱奇。導遊說他接待過不同國家的訪問員、甚至是國際的權威媒體,但這卻是唯一一團全部都是女生的團,很大膽。原本以為只會在核電廠外圍拍拍照、打打卡,沒想到卻走進了核電廠,走過長長的黃金走廊,甚至參觀了控制室。

        同年9月,第2次出發前往車諾比,這次的成員是蔣雅郁、蕭煒馨、陳怡文、賴韋宏與黃獻永,一行 5 人,再度進入車諾比管制區內,更參訪基輔市區的『車諾比博物館』蒐集資料。這次的旅行,和上次部分重疊、也略有不同,我們在管制區內吃了野生蘋果與葡萄,拜訪了 3 位回歸者。」

        「我們是一群台灣人,有鑒於華文世界對於『車諾比核災』的瞭解往往必須透過翻譯或外電等二手資料,2015年5月與9月,我們籌劃了兩趟旅程,自費前往車諾比,帶回關於車諾比的第一手資料,照片、影片、聲音,希望帶給台灣這片土地更多不同的視野。」這段文字是車諾比核災30週年紀實團隊在他們的部落格上自我介紹的文字。

        這 7 位年輕人從 24 歲到 34 歲,都是在國外留學或工作,從學文學、電影、經濟、設計、社會學,到機械、生化工程,背景迥異;對於台灣是否使用核能有各自的立場,秉持著「多元」與「溝通」的信念而成為一個團隊。因緣際會之下湊在一起,決定放下外電翻譯或是國外部落格的內容,自費親往「車諾比」探訪。除了近身採訪當地的「回歸者」,甚至在車諾比電廠內的員工餐廳用餐。「我們進入車諾比管制區內,參觀了普里皮亞季市(Pripyat)、車諾比核電廠、正在新建的巨大圍阻體工事現場、回歸者生活的家等區域,帶回來自車諾比的第一手華文資料。」

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部落格:http:/taiwaneseinchernobyl30.blogspot.tw/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inchernobyl/

  散落一地的防毒面具(攝:車諾比核災 30 周年紀實團隊)

事實上,這些防毒面具跟車諾比核災一點關連都沒有!

        「普里皮亞季市第三中學的烹飪教室內,散落一地的防毒面具,是所有來到這座鬼城的攝影師一定要拍的場景。」部落格中提及,自從車諾比開放訪客之後,導遊或攝影師們擺弄防毒面具放在洋娃娃身上的照片,開始在全世界瘋傳,也成為人們想起車諾比的經典畫面。

        真實狀況是:冷戰時期,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傳統西方列強,與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之間有著長期的政治對抗,美國與蘇維埃政府都具有相互毀滅能力。比起離他們只有3 公里遠的車諾比核電廠,人民其實隨時隨地都處於比戰爭更殘酷的威脅之下。

        所以,蘇維埃政府的各級學校都必須配備足夠每個學生都有的防毒面具,每個學生也都必須接受一定程度軍事訓練(包含防毒面具的配戴、AK47 的槍枝保養與拆組等等),而這些防毒面具通常都是配置於學校的地下室或是頂樓的貯藏室。

        核災發生之後全城徹離,但惡意違反禁令返回普里皮亞季鎮上偷竊與破壞的人,潛入了學校,將這些防毒面具灑在位於一樓的教室內,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場景。

車諾比還能住人嗎?

        一個經歷了核災的區域,當時的周圍居民幾乎都被迫撤離,過了30年後,這片土地的狀況究竟如何?這是很自然會進到我們腦中的問題。目前車諾比鎮附近住了為數不多的「回歸者」,他們多半是過往車諾比鎮附近小鎮的居民,在30年前的核災發生後被政府強制撤離,然而在數年間因為各種不同理由,而選擇回到他們當年居住的家園重新定居,走上一條與他人不同的道路。羅莎莉亞(Rosaliju)則是車諾比第一位回歸者,回到她在管制區內的家鄉,重新定居。

        回歸者之所以被稱為回歸者,就是因為他們不只嘗試回到故土,且成功的在這片土地上新建家園。羅莎莉亞面對生活的韌性,顯然是超乎我們尋常的想像範疇。

        成員這麼描述著:「我無意渲染、過度描寫回歸者的生活,回歸者並不可憐、也不需要同情。我們在這裡看見的是羅莎莉亞真實生活的一個切面、最主要的切面—忙碌,而這些忙碌勞動也使她身體硬朗健康。忙碌使她不能專心於自己喜愛的『書寫』,她有太多工作,但她依舊選擇回到這裡,選擇如是的忙碌。」

        「文末,我想提起一件事情,導遊告訴我們:根據統計,回歸者的平均壽命,比核災時撤離到其他小鎮的人,還要長好幾年。被撤離後、選擇生活在異鄉的人們,面臨新的環境,通常會極度難以適應,無論是生活上、情緒上,難以融入當地社群、衍發憂鬱等困擾。」

  團隊的心血結晶《半衰期:車諾比核災 30 周年紀實 》是第一本由台灣人自製的車諾比事故介紹及實地導覽。詳細介紹事故始末,並收錄現居當地「回歸者」的深度專訪。同時收錄車諾比現今風貌攝影,也提供影片 QR-Code,與讀者即時互動。

回顧核災當下: 3 號機組區內的紀念碑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4號反應爐發生爆炸,當時距離 4 號反應爐最近、第一位死亡員工的紀念碑(Khodemchuk Memorial)如今立在 3 號機組區內,該紀念碑背後那面水泥牆若敲開即是過去的爆炸現場─ 4 號核反應爐。

        根據成員的描述:「與 4 號反應爐僅一牆之隔的紀念碑,如今存在多少輻射量?答案是 12.79 微西弗 / 時(範圍約在 10-13 之間跳動)。這數字高嗎?在能容人參訪的車諾比區內,這並非我們測過最驚險、最駭人的輻射劑量,那層充滿污漬且已有數十年歷史的水泥牆,能擋掉的輻射量其實非常多。

        至於每小時 13 微西弗對人體的傷害指數怎麼看?根據科學雜誌的換算,一天抽一至一包半菸,連續抽一年,該吸菸者即相當於接收 13,000 微西弗的輻射值。」

        車諾比核災 30 周年紀實團隊表示:「這個紀念碑最『幽默』之處或許在於,該員工雖離 4 號反應爐最近、也最迅速因車諾比核災而死亡,但其真正死因卻非歸咎於曝露大量輻射之下,而是被爆炸倒塌的建築壓死。」

        車諾比核災 30 周年紀實團隊表示,光是要看到真相本來就很困難,就算他們有 7個人,從 7 個不同的立場去看這件事,仍舊只能看到車諾比的其中一個切面,聽起來好像更接近真相,但其實還只是剪影,只是真相的輪廓,「但只有我們不斷去討論、探索,那個輪廓才會更接近真相的樣子。」而這也正是車諾比紀實團隊最想傳達的理念,希望藉由觀察 30 年間的變化、不斷的辯證與生活經驗結合之後,才不會被片面或不正確資訊所綁架,進而反思自己為什麼反對或贊成台灣使用核能。


車諾比核災之後,沒有一座核電廠停機安檢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學會向團隊借展,於 5 月 7-13 日展出。李敏教授在開幕儀式致詞時表示,福島核災之後,日本全部核電機組停機重新進行安全檢查,世界各使用核能的國家也都針對福島教訓提出因應對策,或是提升安全標準;但是車諾比核災之後卻不是如此,全世界沒有核電廠因此而停機重新安檢,那是因為他們所使用的反應爐設計原理與構造和車諾比 4 號機完全不同。因此,台灣也不可能發生類似車諾比的核子事故。

        我們衷心感謝、也佩服這一群年輕人,在面對車諾比核災一面倒的負面報導時,沒有照單全收,反而以實際行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為台灣民眾帶回車諾比現地珍貴的影音資料。其實不需要專業核工背景,只要以客觀、開放的態度,運用符合邏輯的思考方式,就能搞懂核能與輻射究竟是怎麼回事。期盼所有關心核能與輻射問題的朋友都能參觀這個影音展,同時推薦大家閱讀《半衰期:車諾比核災 30 周年紀實》這本書,給自己一個全然不同的「車諾比經驗」。

        本文出自核能簡訊 160 期 2016.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