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振乾
從以下開始,除非另有註明,都是屬於筆者將原著融會貫通後以表列及敘述方式顯示出來的。
「中國症候群」給我們的啟示 [1]
美國三哩島事故最重要的結論:爐心熔融的原因不是來自反應爐的衰變熱,而是來自高溫鋯與水的激烈化學反應。
在三哩島事故以前,大家認為爐心熔融是發生在爐心燃料中二氧化鈾的熔點、攝氏 2,880 度這種非常高溫的時候,因此鋼製的壓力容器 ( 熔點約 1,400 度 ) 就會被輕易地熔化,接著熔融的爐心會從某個洞口落下,衰變熱就會將圍阻體的混凝土地板( 熔點約攝氏 1,600 度 ) 熔化。大家對此深信不疑,甚至有人為此而製作出電腦的解析程式,可見如何深入人心。
將此觀念加以電影化的正是「中國症候群 (China syndrome)」這部電影,因此導致美國需要花費 20 年時間重新建立民眾對核電的必要性共識,而日本 NHK 所製作的報導也是基於此觀念才問世的。
「爐心熔融等於 melt down」此一錯誤觀念深植於多數核能從業人員腦海中,證明其錯誤的則是花費 10 年工夫在 1989 年建立起來的三哩島事故爐心熔融圖 ( 圖 1)。在當時沒有一位想到過,熔融的爐心會留置在壓力容器內的事實。由此證明「中國症候群」這種過度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圖 1. 美國三哩島的爐心熔融圖( 圖片來源:原著 P.20,圖 1.1.1) |
與工程一般常識完全不同的破壞方式[2]
在實驗中,反應爐的燃料棒只靠過度的加熱,是很不容易熔融破損的。理由是二氧化鈾的熔點是攝氏 2,880 度,非常的高溫,而另一點是燃料護套材料的鋯會氧化,而形成氧化鋯的薄膜 ( 熔點約 2,700 度 )。這薄膜會在冷卻瞬間變得脆弱而斷掉。此外,氧化鋯也會進入熔融的二氧化鈾中成為接著劑,維持燃料棒的形狀不至於支離破碎 ( 見圖 2)。
因此,燃料棒並不是由於燒斷而熔融,是因為冷卻後氧化膜破裂而四分五裂,稱為「分斷」。分斷後的燃料棒,由於表面冷卻因此不會互相融著,留下許多空隙(communication path),靠著流經其中的水更進一步的被冷卻。( 註:此一過程在三哩島事故前就已藉實驗證明 )
這正是從未經歷過的,與工程上一般的常識完全不同的破壞方式,理由則在於燃料護套的鋯的氧化膜特性。三哩島的爐心如此,福島事故的反應爐爐心的破壞經過也同樣如此。
氧化鋯薄膜的神奇效果[3]
牛奶在沸騰之前,表面會形成薄膜。異常黏固強韌而不易破裂。燃料護套的鋯的氧化物也有同樣性質。氧化鋯的薄膜在表面形成後,很不容易讓水浸透其內。且其熔點接近 2,700 度,與本體的鋯合金的熔點約 1,800 度相比,提升很多。
在美國所做的「出力冷卻不均衡實驗 (PBF PCM-1)」得到下述的證據:「在灼熱狀態且沒有損壞的燃料棒,在冷卻反應爐的那一瞬間卻破掉,其證據來自輻射外洩。」這正是前所未見的奇怪的損壞方法。也就是說,燃料棒不像鍋爐的水管一樣會因高熱而馬上燒斷。
1,200 度的「魔咒」[4]
在 PCM-1 實驗中得知,燃料表面溫度即使超過 1,500 度,燃料棒也不會熔融,且維持達 8 分鐘之久。而另一方面,安全基準則規定,當鋯溫度超過 1,200 度以上,氧化反應不會中止,而會讓燃料棒熔融。
這 1,200 度的基準值太過於出名,以致於許多核能從業人員都認為當燃料護套的表面溫度超過 1,200 度就會讓爐心熔融。
這一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燃料超過1,500 度,燃料棒也沒有熔融,仍然屹立存在。其理由為燃料棒的溫度上升並非一步登天一下就到 1,500 度,而在溫度上升的過程中,燃料表面就會形成氧化膜。受到這氧化膜的保護,在護套內部的鋯,即使超過 1,500 度也不會與水有所接觸,因此氧化無法進行。
鋯的氧化反應 [5]:鋯在 800 度時就會與水產生反應,形成氧化鋯的薄膜。溫度越高氧化反應越激烈,當超過 1,300 度後,氧化反應就不會中止而一直進行到所有鋯都氧化為止。因此為了安全,從 1,300 度扣掉 100 度,設定以 1,200 度為燃料護套最高溫度。
三哩島的化石
三哩島的爐心熔融在兩分鐘內完成。這是因為鋯水反應的熱量是非常激烈的(p.41:586KJ/1mol)。這巨大的熱量讓後續的反應再次發生,愈演愈烈,必須在所有鋯都完全氧化後才會中止,這是三哩島事故留下的寶貴事實 [6] 。
三哩島的爐心熔融圖完成於 1989 年 ( 事故後 10 年 )。三哩島的熔融爐心在事故後10 多小時就冷卻下來,因此到完全的爐心熔融的整個過程就成為化石,而顯示出其形成過程 [7]。
最後談結論:在冷卻劑 ( 水 ) 充分供應的情形下,在灼熱狀態的燃料棒與水產生反應而引起爐心熔融 [8]。這一結論,請務必記住,往後討論福島第一核電廠第 1-3 號機的細節時都會用到。
圖 2. 事故時燃料護套溫度與燃料棒的狀態圖 ( 圖片來源:原著 P.45,圖 1.1.5,本文作者譯 ) |
圖 3. 福島 1 號機正門附近劑量率的變化 ( 單位:微西弗 / 小時 ) ( 圖片來源:原著 P.79,圖 1.2.4) |
解讀福島2號機爐心熔融的經過
為了解讀福島事故經過,石川迪夫先生花了巨大篇幅加以解讀 1-3 號機的情形。文中的表除另有註明之外,乃譯者參考石川先生大作所自行製作。
執政當局的錯誤疏散政策導致 60 名患者的死亡:「這 60 名患者的死亡都與『輻射』無關,是死於舟車勞頓、在異地得不到周全的醫療照顧所致。」
圖 3 所顯示的正門附近的劑量率變化很大,似乎是很複雜的樣子。不過仔細看,大致可看出由於爐心熔融以致背景劑量上升,還有因為釋壓閥 (VENT) 逸氣的關係,不定期的在短時間內上升,共兩次的大幅上升。
12 日上午 4 時,最初的輻射劑量率上升是來自 1 號機的爐心熔融。而 1 號機的實施釋壓閥逸氣是在 12 日上午 10 時,因此這時候的上升是與 VENT 無關的。其結果,電廠正門附近的劑量率升到每小時約 4 微西弗。這劑量並不是高到需要疏散居民的情形。而這狀態一直持續到 15 日,雖然其間有實施釋壓閥逸氣以及 3 號機的爆炸,但是沒有影響到劑量率。
不過到 15 日早晨,由於 2 號機圍阻體的破損,直接釋出輻射。因此正門附近劑量率瞬間增加約 100 倍,達到 300 微西弗 / 小時。另將圖 3 的重點整理為表 2。
實際避難開始於 11 日深夜,按照表 2, 3 月 15 日 0:00 才達到需要避難的標準。但卻造成 7 家醫院與安養院超過 60 名患者的死亡,不按正規「緊急時避難」的作法顯示出執政當局的錯誤。
事故後經過 3 年的輻射釋出量已降低到事故當時最大釋出量的一億分之一 [10]。
參考資料:
《考證 福島核能事故—爐心熔融與氫爆如何發生》,石川迪夫,日本電氣協會新聞部,06/16/2014
[1] 參考 p.62,[2] 參考 p.40,[3] 參考 p.36,[4] 參考 p.43,[5] 參考 p.41,[6] 參考 p.53,[7] 參考 p.59,[8] 參考 p.61,
[9] 參考 p.78,[10] 參考 p.81
本文出自核能簡訊 2020.08 NO.1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