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顯示,長期曝露在低劑量輻射的老鼠,DNA並無受損跡象,這個新發現挑戰現有的輻射防護規範。
活體細胞經常受到各種形式和來源的游離輻射照射,這些輻射有可能會損傷DNA,除非這些損傷可以藉由自我修復的機制修補,否則可能導致細胞功能損傷,或產生如癌症的惡性腫瘤。
對多數人而言,來自核子試爆、核電廠運轉操作或是核子事故增加的人造輻射曝露,占總體曝露量並不高,但不見得對每個人皆然。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研究就是要提出這個大哉問:「到底要增加多少輻射劑量,才叫做『太多』」?
以日本原爆倖存者的例子來看,輻射對DNA的影響在高劑量下很顯著。但比較少人瞭解,也更難研究的,是較低劑量對健康的長遠影響。現階段普遍的研究方法,是以高劑量的相關影響,來「推斷」低劑量會產生的影響,也就是假設所有劑量,無論多微小,都有相對應的健康風險。這種立論基礎,實務上廣泛應用在各國政府對職業曝露和公眾曝露的管理。
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的研究,一組是曝露在低劑量輻射5週的老鼠(低劑量組) ,另一組是以相同劑量輻射照射1次(1次照射組),最後一組是僅以天然背景輻射劑量曝露(天然背景組)的對照組。研究團隊發現,在各種類型的DNA損傷中,與對照組相比,低劑量組「沒有明顯變化」。
麻省理工學院表示,每個活體細胞的DNA鏈每天至少會面臨1萬次的變化,但是自我修復的機制讓它們可以修正這些改變。曝露在背景輻射400倍等級的輻射下,僅會增加12次的變化。研究推論,持續曝露在高於背景輻射下,不會對幾個主要DNA損傷和損傷反應有明顯影響。
這個研究使用112隻老鼠,全體接受了先前研究會影響DNA的劑量——10.5 cGy(約等同於人類接受105毫西弗的生物效應)。一組在為期5週期間,待在碘125射源附近;另一組則曝露在1.4分鐘的x光射線。研究分析來自動物血液、脾臟、骨髓和胰腺的採樣,檢視DNA損傷和基因對於DNA損傷的反應的表現。
這個研究是採用碘125的曝露,替代核電廠意外事故銫137的放射性物質。論文結論表示,「整體來說,動物長期、持續曝露在背景輻射400倍的輻射下,並無DNA基本上的損傷、雙鏈破壞或是傷害反應。」
另一位論文作者,貝文英格瓦(Bevin Engelward)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未來研究和重新審視政府機關導則的架構。
他表示:「很有趣的是,雖然日本政府已經疏散了大約10萬名民眾,但他們仍因沒有擴大疏散範圍而飽受批評。從我們的研究可以看出,沒被疏散的民眾,理應不會顯示多餘的DNA損傷,這用我們實驗室最近研發的技術即可測出。」
WNN News 2012/05/16
本文出自核能簡訊 137 期 201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