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根井充、中島徹夫、王冰 譯.朱鐵吉
輻射曝露對人體的健康影響,是根據大量的科學數據為基礎,制定出的輻射安全管理標準。但是100毫西弗以下的低劑量輻射危險度,在科學上並沒有明確的數據,尤其是低劑量下輻射致癌的重要課題,迄今尚未能確知。為此,世界各地致力於低劑量曝露的群體疫學調查, 其中值唱探索的是高背景輻射地區 (high background radiation area) 居民的疫學調査。
圖1中國高自然背景輻射區 |
世界上高自然背景輻射地區,代表性的地方有中國廣東省陽江縣、印度的喀拉拉、波蘭的史特山、巴西的卡拉巴里、伊朗的拉姆薩等地。波蘭的史特山沒有做疫學調查,另外卡拉巴里曾經做過20年以上的疫學調查,最近已改為觀光勝地,由於觀光客流動大,詳細的疫學調查已有困難。拉姆薩因居民人數少,無法有效的做疫學調查。 中國陽江縣至今仍在進行詳細的疫學調查,因此本文將介紹其調查概要。
陽江縣是中國南部廣東省的-個縣, 面積約為540平方公里,如圖1所示。從山上雨水沖刷下來、含有鈾及釷的砂粒子, 俗稱為獨居石,滿布該噩導致地表輻射偏高。居民在那裡已居住數代,即數百年, 非常適合於調查居民接受高背景輻射曝露的疫學調查。其居住的民眾約有7萬8,000人,均在同樣的高地表輻射環境中生活, 其生活習慣大多一致。另尋找對照地區(一般自然背景輻射地區)的居民有2萬 7,000人,從1992年開始,日本利用中國共同做了6年疫學調查。
表1中國陽江縣不同劑量群別癌死亡率的相對風險 |
疫學調查的重點,是調查高自然背景輻射地區和一般自然背景輻射地區居民,被曝露的劑量丶致癌發生頻率,並評估其互相之間的關係。首先評估體內外劑量,即體外接受輻射曝露的劑量,和進入體內 的放射性核種造成的體內劑量。體外曝露 的劑量包括接受在室外及室內的空間劑量 率的曝露, 然後依據在室內外居留時間比值,推定高背景輻射區,年平均約3.54亳西弗,對照地區為0.90毫西弗。至於體內劑量,是由飲食中的放射性元素濃度以及 空氣中氡濃度,准算出年平均劑量為2.33 毫西弗,對照地匿為0.77毫西弗。體內外 曝露的劑量,合計的有效劑量,高背景輻射國年平均為5.87毫西弗,對照地區為 1.67毫西弗。
至於癌症死亡調查,1987年時高肯景輻射地區居民的調查,分別為低劑量群、中劑量群及高劑量群,調査至1995年之間癌症死亡者人數。各劑量群平均體外曝露的劑量與對照地區劑量比較,分別是低劑量群為2.7倍、中劑量群為3.1倍及高劑量群3.6倍。各劑量群高背景輻射地區的年齡、性別及食品攝取構成大致相同,又吸菸及飲酒者在各劑量群中的比值,亦大致相同。死亡原因經向醫院訪問調查,從其家族、親戚、朋友利醫師詳細聽取患者情況,由專家確認結果如表1顯示。由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各別劑量群高背景輻射地區,與對照地區比較之下,並沒有顯著的差異。高背景輻射地國和對照地區全癌(包括血癌)和實體癌死亡率之比(調查對象的各種癌症合計人數與死亡人數之比值)的相對風險為0.96,以95%信頼度其區間為0.08-1.15。由此看來高背景輻射地區癌死亡率比較對照地國為低,信賴度區間含有1的數字,結論是統計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表2印度喀拉拉地區疫學調査結果 |
印度喀拉拉位於印度西南端、面臨阿拉伯海,地表含有多量的鈾及釷元素,是導致高背景輻射的主要原因,該地區的癌症中心於1990年開始,對7萬人做疫學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是超過500mGy的地區,罹癌率並無顯著的差異,其數據顯示於表2。
人類受到輻射的影響,由高背景輻射地區的疫學調查來看,可以得到很多資訊,在調查時也要考慮到很多其他非輻射暴露的因素。影響人類生活的因素非常多,若要單獨調查輻射的影響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對低劑量輻射被曝露者的風險,是科學上有待明究的課題。
來源:根井充、中島徹夫、王冰, Energy Review, No. 383, p 46-47, November 2012(Japanese)
本文出自核能簡訊139期2012.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